泸县籍建筑农民工基本情况调研及建议

发布时间:2015/9/20 13:37:31   文章来源:原创   浏览量:[]
                                                                泸州市建筑业协会 张勇
2015年4月25日至5月12日,由泸县建工建筑品牌推广中心、泸州城建校张勇、卢旭东、罗剑中、陈朝阳、张熊、蔺良美等六人组成调研小组,赴泸县籍建筑农民工就业相对集中的重庆九龙坡区、贵阳、昆明、攀枝花四地,采取问卷访问和现场访谈的形式,围绕泸县籍建筑农民工生活状况、工作状况,针对建筑农民工性别比例状况、接受教育状况、年龄结构情况、收入情况、培训情况、持证上岗情况等12个问题展开调研,共计发放问卷1856份,回收1579份,其中有效问卷1497份。通过18天的实地调研,了解了泸县籍建筑农民工的在外生活、工作状况和实际需求,为提升“泸县建工”品牌形象,产业富民献计献策,为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一、调研结果
1、被调查人员构成

构成
管理人员
班组长
普通工人
人数
126
52
1319
百分比
8.42%
3.47%
88.11%

 2、性别比例状况

性别
人数
1132

 

 
365

 

百分比
75.62%
24.38%

 3、接受教育情况

学历
小学及以下
初中
高中、中专、技校、职高
大专以上
人数
225
826
408
38
百分比
15.03%
55.18%
27.25%
2.54%

 
 4、年龄结构状况

年龄
1 8岁以下
19—29岁
30—39岁
40—49岁
50岁以上
人数
35
211
464
541
246
百分比
2.34%
14.10%
31.00%
36.14%
16.43%

 5、2014年平均年收入情况

收入
3万及
以下
3-4
4-5
5-6
6-7
7-8
9万及
以上
人数
78
176
416
421
322
62
22
百分比
5.21%
11.76%
27.79%
28.12%
21.51%
4.14%
1.47%

 6、获取工作信息的途径

就业途径
自寻工作
熟人介绍
职业中介
培训机构
政府组织
人数
391
1089
1
7
9
百分比
26.12%
72.75%
0.07%
0.47%
0.60%

 7、接受培训并持证上岗情况

培训情况
受过技能培训并持证上岗
没有受过培训,且无证书
人数
86
1411
百分比
5.74%
94.26%

 8、从业培训方式

从业培训方式
全日制学习
短期技能培训
拜师学艺
实践自学
人数
11
67
1152
267
百分比
0.73%
4.48%
76.95%
17.84%

 
 
 
 9、受访人群建筑务工收入占家庭收入比例

收入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以下
人数
779
97
106
137
131
126
86
25
百分比
52.04%
6.48%
7.08%
9.15%
8.75%
8.42%
5.74%
2.33%

 
 10、建筑农民工最担心的问题

访问
问题
建筑行业不景气、没文化和技能等情况造成失业
社会保障制度
不健全、有病医不起
下一代的就业
发展问题
其它
问题
人数
778
434
224
61
百分比
51.97%
28.99%
14.96%
4.07%

 11、建筑农民工希望获得免费职业培训提高技能和取得职业证书的目的
培训持证目的
适应公司的强制要求
获得更高报酬
利于找工作
自己的职业能力被认可
其它
人数
635
327
298
175
62
百分比
42.42%
21.84%
19.91%
11.69%
4.14%
 12、最期望政府解决的问题

望政府解决的问题
提供免费技能培训
提供有利于创业的优惠条件
解决子女教育问题
解决社会保障问题
解决维权难问题
其它问题
人数
415
112
152
285
502
31
百分比
27.72%
7.48%
10.15%
19.04%
33.53%
2.07%

 
 
 
二、调研结论
泸县是建筑大县,每年建筑业劳务输出近20万人,建筑劳务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60%以上,建筑业已成为县域经济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通过本次调研分析,泸县建筑农民工在就业务工和发展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建筑农民工就业多为“包工头”带队的零散用工和工友组织的“兄弟班”计件制用工,成建制输出量不足,组织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差。
(二)多数从业人员为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未经过专业技能培训,由亲友介绍,通过“传、帮、带”即实现转移就业,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不高,安全意识不强。
(三)众多农村家庭将建筑务工收入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甚至全部经济来源,对建筑行业依赖性高。
(四)从事专业单一,多以房屋建筑为主,且多为底层重体力劳动者。
(五)新生代农民工(80年以后出生)占从业人员比例大,长期的城市打工生活让他们基本没有了从事农业生产的技能,他们更注重个人生活品质的提高,融入城市生活的意愿更强,权益诉求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不再是仅仅满足于经济上的获得,同时对稳定的居住场所、享有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也有较高的需求,但缺乏技能培训和职业规划,对未来发展信心不足。
(六)今年受房地产行业影响,近年来每年涨工价的现象于今年告一段落,反之返乡建筑农民工增多,行业竞争增大,但有很大比例建筑农民工有小富则安的心态,有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收入达不到预期(去前年)收入的情况下,宁可赋闲待岗短期内也不愿先就业。
三、关于提高泸县籍建筑农民工整体竞争力,实现建筑产业富民的相关建议
(一)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关于“建立数据平台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基础”的指示,完善和更新我县籍建筑农民工数据库,数据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文化程度、岗位专业/工种/职务资格/持证情况、工作年限、诚信考核等相关信息,按专业和工种进行分类、统计,进行精细化管理。
 (二)为了满足农民工对培训的需求,建议打破传统培训模式,更加注重培训效果。积极组织优秀专业教师和专家开展“送教到工地”活动,并对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学历与职业技能并进的创新培训模式。培训活动可以将泸县籍建筑农民工相对集中的贵阳、六盘水等城市作为试点,既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农民工的关怀,又能帮助广大建筑农民工普及各类建筑安全知识、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业务技能水平,促进泸县建筑业发展,最终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建筑农民工全员持证上岗的目标。
(三)泸县籍建筑农民工经过培训考核后,与中建、泸州建工集团等企业对接,统一使用“泸县建工“品牌进行成建制劳务输出。加大“泸县建工”品牌宣传和推广,塑造“泸县建工”品牌良好形象和行业认可度,提高“泸县建工”整体竞争力,力争将“泸建工”商标打造成全国驰名商标。
(四)运用“互联网+”战略开拓创新,建立全国第一个建筑企业和建筑业人力资源供需配置信息电子商务平台,整合资源,通过现代信息化管理与调度,减少搜寻成本,避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资源浪费,促进供需信息对接,解决农工就业问题,促进农民工增收。
(五)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工友受惠”的原则,大力推进建筑农民工帮扶工作。建立农民工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关心建筑农民工身心健康,关爱农民工留守子女,扶持返乡建筑农民工创业。

川公网安备 51052102510563号

展开